今天是2020年12月2日
课程项目一初中部
初中课程介绍
发布时间:2018-05-28 11:32:41   发布人: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   信息来源:暂无   点击次数:1,859


1.按照“国家课程第一”原则,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创新实践,建设具有华师大附属双语学校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,其指导思想是“让学生在思考、实践和创造活动中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”,形成具有华师大双语学校特色的选修课程,双语课程,公民课程,国学课程、艺体课程、设计与试验课程、劳动体验课程等。
2.课程类型分为基础型必修课,拓展型选修课,自主型探究实践课。
3.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的目标是:轻负担、高质量。

初中阶段教学特色

英语:使用一切有效方法加强英语教学,让学生拥有接近母语的英语使用水平,而不仅仅拘泥于考试成绩。基础型课程使用牛津出版社的美语教材Reach Out,阅读教材Dominos和Bookworms,同时通过MultiROM和英语限定选修课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听、说、读、写能力,实践跨文化学习交流。50%的英语课程由中方教师承担,另外50%由母语为美语的外籍教师承担。全程小班化(15人/班)授课。
除英语外,开设第二外语(如法、日、德、俄、西班牙等)多语种教学,以利于不同母语国家的学生学习。

公民课程:华师大附属学校校本综合德育课程,旨在引导并服务于学生健康、快乐地成长,并有利于其终身发展。初中阶段需要有大量的关于“成为一名优秀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灵魂”的知识与技能。得到真实的体验与感悟,华师大附属双语学校初中阶段的德育课程关注中学生青春期生理、心理的变化,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、自身修养及思想境界的提升;引导学生协调个人身心,协调与他人、与社会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,在“精细、优质、现代化”的办学宗旨下,明确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:让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成长为具有自尊、自立、自觉精神的、学会理解、懂得宽容、勇于负责、善于合作的高素质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灵魂。

双语教学:覆盖于数学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综合科学、体育、美术、音乐、计算机等多门学科。

信息课程:与地理、数学、科学等学科整合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。
  
音乐课程:实行主题教学,为学生提供多样艺术体验,提升艺术素养。

选修课程:开设劳动体验、走进梦工厂、走进中华经典、亲历千山万水、演讲与辩论、文学欣赏、生活中的物理、二外初步、趣味数学、戏剧表演、法律案例分析、围棋入门、书法、中国茶道、中国灯谜、动画制作、乐高、模型制作、音乐剧、布艺手工、十字绣、毛线编织、速写与版画、足球、篮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游泳、跆拳道、学生乐团等课程,同时以学生科学院、人文学院、学生艺体学院为载体,引导学生开展研究(探究)型课程,指导学生自主选择,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对社会的参与度。

社团活动:学生自发形成的兴趣发展的天地,设有棋类社、宣传社、文学社、茶社、慈善音像社、电子杂志社、篮球社、羽毛球社、网球社、环境爱好者协会、学校电视台、舞蹈社、中国古典文学社、环境爱好者协会等。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、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。做好学生赴境外参加美国常春藤学校夏令营、姐妹学校互访交流等工作。

        此外,将德威在艺术、体育、戏剧、音乐、图书馆悦阅读等人文课程的资源和经验引入学校课程;加强与上海的双语学校之间的的交流,加入其体育、艺术友谊赛事,着力建设艺体课程;

      利用华师大学术平台、海外网络资源,提供师生丰富的学术支撑和实践资源;整合德威课程资源,以学生社团为载体,以学生三院(学生科学院、学生人文学院、学生艺体学院)为平台,建立跨学科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通识类体验性课程。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年级选修,初中部试行实分制+学分制评价模式;

  以上举措着重课程改革的制度创新,是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点,由“为教而教”向“为学而教”转变,保证学生的学习有充分的选择性,保证学生学有价值,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课程与教学环境,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张力。